顯示具有 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

西班牙語文能力分級與檢定


本文章隸屬於
《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
專欄系列文章之一


由於格主本身在今年五月份時,剛完成了 DELE 西班牙語文能力檢定測驗,因此在這裡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也順便介紹一下關於目前的西班牙文檢定考試,以及當前歐洲地區的語文能力評量標準,以供往後有志前往挑戰的學子可以參考,若您發現在文中有任何疏誤之處,也煩請能不吝指正。

在沒多久之前,歐盟有訂定了一個語言能力的評量準則,就是所謂的 MCER 標準,其全文是「Marco Común Europeo de Referencia para las lenguas」(歐洲統一語言能力參考準則),有點類似於台灣政府對於國人的英語文能力,以初級、中級、中高級、高級、優級來分界一般,只不過這個 MCER 只是一個共通的標準,它本身並沒有分級考試,由於歐盟所涵蓋的地區之國家,其語言的種類多不勝數,各種語言的使用國也都有各自的教育機構專司其自家的語文能力檢定考試,這個 MCER 標準純粹是用來對於這些繁多的語文檢定考試,做其深度的階級界定。

【註】:這個 MCER 標準的英文是 CEFR,其全文乃是「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在目前的 MCER 標準中,把語文能力分為六大等級,由最基礎至最高級分別為:A1, A2, B1, B2, C1, C2,各個級別的概括性定義描述如下:

● A1 等級:
能理解並運用每天熟悉、與自己喜好有關且具體的表達方式和非常基礎的語句,可以介紹或詢問、回答自己或他人有關個人的訊息,例如居住地、人際關係、所有物,對於他人緩慢而清晰的對談,只能以簡單的方式產生反應。

● A2 等級:
能理解在最貼近自己的環境中經常被使用的表達方式或語句,例如非常基本的個人和家庭資料、購物、區域地理、和就業,能與人溝通簡單而例行性的工作,這類工作通常只需要簡單而直接的日常訊息,另外,這個等級的學習者,能夠用粗淺的詞語描述自身背景、以及最貼近自己的環境之中的事物。

● B1 等級:
能理解自己在工作、學習環境、休閒環境等等遇到熟悉的事物做出理解,能再該語言使用地區旅遊時對應各種可能的狀況,也可以對於自己感興趣或熟知的的事物提出簡單的相關資訊,另外還能夠描述經驗、事件、夢境、願望、和雄心大志,並能對自己的意見或計畫做出簡略的解釋。

● B2 等級:
能理解複雜文章段落的具體和抽象主旨,包括技巧地討論自己專門的領域,可自然而流暢地和該語言的母語使用者進行例行互動。可以針對廣泛的主題說出清晰、細節性的文字,並且可對於一個議題提出解釋與利弊分析或是各式各樣的想法。

● C1 等級:
能理解包括要求、長篇文章、或意義含蓄的廣泛訊息,自然而流暢的表達,而沒有明顯的詞窮狀況發生,懂得彈性並有效率的運用語言在社交、學術、專業目的之上,對於複雜的主題能產生清晰且架構良好、細節性的文字,展現收放自如的組織形式、連結和精巧的策略。

● C2 等級:
能夠輕易理解任何吸收到的訊息,並且針對不同書面或口語來源做出大綱、重新架構不同的論點,提出的表達,自然而非常流暢,緊緊地抓住語言最唯妙唯肖的部分,更能在較為複雜的場合上辨別專業上細微的意涵。


而話說回來,關於目前較常見的西班牙文檢定考試,不外乎就是鼎鼎有名的 DELE 以及台灣自製的 FLPT 這兩種了,當然還有另一種商用西文的檢定考試「Certificado de Español de Negocios」,不過這種就非常鮮為人知了。這裡要跟各位介紹的是 DELE 這個檢定考試,它的全文是「Diploma de Español como Lengua Extranjera」(以西班牙語為外語的能力檢定證書),因此顧名思義,這是專門設計給非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人參加的考試,若您在未滿十八歲的求學歷程中,曾經在西語系的國家連續居住超過半年,或者是您的直系親屬中有人是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話,您就無法參加這個檢定考試了。

這個 DELE 其實是由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Instituto Cervantes)所主辦的,可以算是目前全世界最廣為使用的西班牙語文能力資格證書,因此這也是對於廣大的西文學子來說,相當值得去考取的一張語言證照。目前 DELE 考試的方式和台灣的全民英檢(GEPT)有點類似,是採用分級測驗的方式,而不像英文的托福(TOEFL)或多益(TOEIC)考試,採用統一測驗後再以測驗成績來作為分級標準。目前 DELE 檢定有分為三個階級,分別為初級(Nivel Inicial)、中級(Nivel Intermedio)、高級(Nivel Superior),它的初級在 MCER 標準中是位於 B1 等級的難度,中級則是屬於 B2 等級的,高級則是 C2 等級的,每一級的考試模式都大同小異,惟獨其考試的內容難度有所差別。

由於格主之前參加的是 DELE 初級的測驗,所以在此就跟各位大略介紹一下這個考試的模式。這個考試可分為五大部份,前四個是筆試,最後一個則是口試,必須要完整地參加這兩個階段後才算完成考試。其各階段的細部說明如下:

★壹:【筆試】閱讀能力測驗(Interpretación de textos escritos)
這是整個考試的第一部份,其測驗的宗旨乃在於評量受測者對於西班牙文所撰寫的文章之閱讀理解能力,以及使用西班牙文書寫一些簡短非正式的文章之能力,第一大題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文章閱讀測驗,通常會有一小篇節錄自報章雜誌的短文給受測者閱讀,讀後必須要針對其內容回答幾個選擇題;第二大題則是對於短訊的閱讀能力測驗,會有很多簡短的報紙分類廣告、便條、電子郵件內文、社區公告欄文章... 等呈現給受測者,並且針對每一則短訊都會有一個選擇題給受測者作答;而第三大題則會有一大篇分類說明文章的閱讀測驗,可能一篇是針對各種材質的布料之介紹與保養方法,或是幾種藥草的特性簡介,也有可能是一篇列有各種職缺的徵才啟事,或是針對某地區各種動植物種類的簡介,甚至是各種不同星座的性格分析... 等,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題材。

這個部份的題目通常不不會太難,惟獨需要注意的是說,在文章中遇到不熟悉的單字是在所難免之事,不要過份著重於那些不懂的生字,只要能夠大體上地把文章的大意掌握住的話,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貳:【筆試】寫作能力測驗(Producción de textos escritos)
雖然說寫作能力是學習一種語言時,最難駕馭的一種能力,但是這個部份基本上說起來並不會太難應付。第一大題是表單填寫測驗,通常會是一張求職履歷、問卷調查、客戶滿意度調查、入學申請表格、活動報名表... 等,大多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境,此時只要依照自己的個人資訊去填寫即可,其內容務必力求精簡而明確,不需要長篇大論;第二大題是引導式短文寫作,會有兩道題目給受測者擇一作答,這裡可千萬不要把兩題都寫了,否則的話答案紙鐵定會不夠用,當決定了要作哪個題目之後,只要寫一篇八十到一百個字長度的短文就可以了。

這個部份對於很多考生來說都會望之怯步,尤其是第二大題的短文寫作,其實這部份是很好得分的題目,只要先稍微發揮一下想像力(Hace un poco lluvia de ideas),並且大略性地統整一下先後順序與結構,根本不需要打草稿就可以輕鬆的寫出很棒的短文了。

★參:【筆試】聽力測驗(Interpretación de textos orales)
這個部份算是滿有趣的部份,也是一個滿容易得分的部份,測驗的方式就是以錄音機播放,考生聽後就在紙上作答。這部份總共會有四大題,第一大題包含了十題對話選擇,考生必須要從三個答案中選出合適的來回應錄音機裡聽到的問題;第二大題是看圖選擇題,考生必須要從每個小題的三個圖片中,選出符合錄音機播出的對話內容;第三大題是短訊選擇題,錄音機會播出一段語音,它可能是一個廣播電台的廣告,或是電話答錄機裡的一則留言,考生必須針對該語音回答三道選擇題;第四大題則是對話內容選擇,錄音機播出的是一段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交談,考生必須針對其內容回答兩道選擇題。

很多考生都會很擔心這個部份的考題,大體上來說要聽懂西班牙語的口說錄音並不困難,即便是說裏面有很多自己不懂的單字,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還是能由前後文推測出大意,算是滿輕鬆愉悅的一個部份,惟獨需要多加留意的是他的第三大題,有時候會出現墨西哥口音的西班牙語,或是阿根廷式的西班牙語也有可能,並不見得每次都是正宗西班牙腔調的西語。

★肆:【筆試】文法字彙測驗(Conciencia comunicativa)
這個部份可算是最輕鬆容易的考題,也是大多數台灣的外語學子最擅長的部份,這部份總共會有三個大題,第一大題是對話選擇與釋義,會有好幾題三選一的選擇題,只要針對題意選出合適的答案即可;第二大題則是配合題,每一個小題都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其中會有一個單字以粗體字呈現,表示該字在此句中是不合適的,考生必須從右側清單中所給予的單字中,挑選出一個合適的以使該句意思正確且完整;第三大題則是克漏字選擇,題目是一篇中間有缺很多字的短文,每個缺字處都有一個題號,對應到下方的選擇題,每題都會有三個單字供選擇,必須要選出適合填入該空格的單字才能得分。

這個部份基本上並沒有什麼訣竅可言,所熟悉的字彙與辭彙的多寡,將直接影響到這部份的得分情況,因此平時多充實自己的西文單字與片語是應付此部份考題的不二法門。

★伍:【口試】口說能力測驗(Expresión e interacción orales)
最後這個部份是整個檢定考試裡,最刺激的高潮部份,口試的時候考生會被單獨帶領到一個房間裡,並且會被給予兩張當時隨機抽取的考題,並且會有大約十分鐘的獨自準備時間,考生必須利用這十分鐘事先構想好開始口試時,針對這兩道題目所要做的回答。時間一到考生就會被帶進另一個口試的房間裡進行正式的口試,口試時會有兩個口試委員在場,一個是口試員(Entrevistador)坐在你的正前方全程與你問答對話,另一位評分員(Evaluador)會坐在你的正後方,只負責評分而不會參與對話。口試剛開始時,口試員會先與考生寒喧幾句以化解緊張的氣氛,就是俗稱的(Romper el hiero),這部份並不會納入評分,之後就馬上開始第一道口試的考題了,題目會是一個情境對話的題目,考生必須要跟口試員模擬題目中所要求的情境,有可能是在路上遇到外國人跟你問路、去銀行櫃台申辦事宜、跟朋友詢問一個國外的民俗活動、跟屋主詢問房間承租事宜.... 等等,幾乎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境。第二個題目是一個四格的漫畫,必須要對口試員講解其中所描述的故事,之後口試員會再針對該題目追問幾個關於考生自己的個人觀感問題。

這個口試的部份可以說是真的要憑本事了,除了提升自己的西文能力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訣竅或應考絕技,由於到臨場口試時,緊張是個無法避免的事實,但緊張卻會讓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打折扣,平常多多訓練自己的口說能力是不二法門,如果口說能力不佳的話,即使是字彙與文法能力再深厚,都很有可能在這一個關兵敗如山倒,被口試員問到啞口無言。

♥更多關於 DELE 西文檢定考試的相關資訊,敬請前往其官方網站:http://diplomas.cervantes.es/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外語學習與信仰的力量


本文章隸屬於
《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
專欄系列文章之一



如同在本系列專欄的前幾篇文章中所提,學習外語是一個漫長無盡的孤獨旅程,如同一個沒有競爭對手的馬拉松賽跑,你既看不到也無法預先知道終點線的所在,亦無法經由跟身旁的競爭者相互比較來自我勉勵,甚至更無法看清楚在前方較遠處的道路情況,通常當一個人身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時,會很容易在內心深處產生一股徬徨失措的感覺,進而開始懷疑自己近來對於外語學習所下的努力,是否真的有使自己的外語能力獲得提升,也會懷疑自己目前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這種感覺會使你開始猶豫躊躇,並且會將你的自信心薄弱化,導致於當你遭遇到稍微有一點小挫折時,你就會怯步畏縮並且心生放棄的念頭。

這些徬徨感與自我懷疑心態,對於外語學習者的自信心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嚴厲的考驗,有些人撐過了毅力的考驗,卻因為自信心的強度禁不起這些心理因素的疲勞轟炸,致使最後仍然落的功敗垂成,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一件事。因此在這篇文章裡試圖要跟各位強調的,就是必須在自己內心深處建立起那堅定不移的自信心,也就是所謂的「信仰的力量」,要能夠堅持著自己的態度與學習步調貫徹始終。雖然說在這漫長的學習旅途中,並非能夠永遠直線前進,中途難免會遇到為了迎合某些現實環境條件,而必須要改變方向或學習步調的情況,但是切記,絕對不要懷疑當下所做的每一分努力,即使到後來發現這是個錯誤的方向,也絕對不代表那是在做白工。

然而,在本專欄的前一篇文章《燃燒吧!熱忱!》中,跟各位強調了「熱忱」對於外語學習的重要性,也提到過所謂的「利誘性因素」,在這一集的《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專欄文章裡,就是要跟各位進一步地探討「利誘性因素」這個部份。雖然說「利誘性因素」沒有辦法拿來取代「熱忱」以作為學習外語的原動力,但是在這漫長而枯燥的外語學習歷程中,卻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元素,因為你可以很輕易地將它拿來作為你學習外語的「信仰」,或稱為「精神指標」。

「利誘性因素」通常可以指一個自己所立下的目標,一個自身非常嚮往並迫切地期望要達到的境界,它可以是很實際而明確的理想,如:通過語言認証考試、爭取到外派進修的機會、博得身旁友人崇拜的目光... 等;也可以是很遙不可及的夢想,如:能有機會用該語言到國外自助旅行、能夠結識更多外國人、甚至是能夠來一場異國戀情般的邂逅... 等。這類的「利誘性因素」對於外語學習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其重點並不在於它是否真的能實現,而是在於當你堅定地相信那就是你要積極追求的目標時,它在你的內心深處所灌注的力量,絕對是會超乎你的想像,如同諺語所言:「希望是人類最強大的力量」,當你內心所蘊釀著的「希望」越是強烈,就越是能夠激發出深藏在你體內的「潛能」,而「信仰」就正是「希望」的最佳培養皿。

對於大多數的外語學習者來說,在內心深處裡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個這樣的「學習信仰」存在,當其身旁周遭的友人問起為什麼要學這個外語時,他們大多也會很喜歡將這些個人的「外語學習信仰」拿來當答案,儘管他們自己非常地心知肚明,這些「信仰」並非全部都是能夠落實的「理想」,有些可能只不過是遙不可及「夢想」罷了,但是這並不會動搖他們對於自己的「信仰」之信奉度,因為這個「信仰」的目的並非在此,而是在於借助它的力量來學好外語而已。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燃燒吧!熱忱!


本文章隸屬於
《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
專欄系列文章之一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學習一種新的外語都算得上是一件滿重大的決定,因為這並非是一蹴可成的工作,而是一項損益平衡曲線相當平緩的長遠型投資,是需要長時間大量地投入心力、時間與金錢,而且能夠從中獲得的收穫也充滿著不確定性且難以量化估計,因此,如果抱著對於自己的學習成果錙銖必較的心態來學習外語的話,到最後大多會以前功盡棄來收場。「心態」就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在沒有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之下學習外語,心態的重要性是遠勝過任何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管道的,沒有正確的學習心態的話,無論如何最終都難以達到自己當初預期的結果,所以建立正確的外語學習心態,也是這次《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單元中,要跟各位探討的一個重要議題。

相信每個人做了一個要開始學習某種外語的決定時,在自己的心中應該都已經充滿了好幾個支持這個決定的理由,而且這些理由在客觀的層面上來說,也都具有相當的正當性與合理性,但是各位必須要知道,「理由」是經由理性的邏輯思考評估後產生的結果,是屬於「理性」層面的因素,然而一個人通常都是在「理性」與「感性」雙重因素的影響下來做事的,因此,當你有充份的理由支持你的決定時,你並不見得有充份的「衝勁」或「熱忱」來落實你的決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外語的學習者,到中途都會虎頭蛇尾甚至是半途而廢的主要原因,光是找出做事情的「理由」是不夠的,還要有做事情的「熱忱」來支持才有辦法莫忘初衷地貫徹始終。

學習外語會是一項枯燥乏味且漫長無盡的耐力考驗,就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賽跑一般,而且這場比賽的競爭者別無他人,就是只有你自己而已,因此,沒有任何人能夠單純只靠著「毅力」來完成這項創舉,一定要有其他的動機才能夠趨使自己在這遙遙無期的學習歷程中,一直不斷地往前邁進而不會意志消沈。或許如果你置身在國外的話,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在當地生活你會被迫去使用外語,然而在一個沒有外語學習環境的情況下,是很難有這種「全面性逼迫」的因素存在,因此身為一個外語學習者,尋找出這股能夠永遠燒不盡的熱忱便是一項首要的工作。

對於大多數的現代人而言,當你閱讀本文到這裡並開始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思索尋覓學習外語的「熱忱」時,都時常會得出一些「利誘」性的因素,並且期望這些因素可以成為自己的學習熱忱,這類的因素包括:可以推甄上好學校、可以找到好工作、可以獲得上級主管賞賜、可以獲得升遷或加薪機會、可以獲得派遣海外進修的機會.... 等等,諸如此類的我們姑且將它們稱為「利誘性因素」,這些其實本質上都是屬於「理由」而非「熱忱」,唯一不同的是這些「理由」的背後附帶著誘人的果實罷了,因此它們並不適合拿來作為學習外語的「熱忱」,因為這些只不過是如同在馬拉松賽跑時,終點線旁群眾的歡呼與鼓舞,是引誘你繼續往前的因素,但你還是會覺得學習的過程依然是那麼樣的枯燥乏味,這些因素並沒有辦法讓你覺得腳步變輕盈,甚至更不可能使你覺得這枯燥的路程跑起來變得輕鬆愉悅。

對於學習外語來說,這裡我所說的「熱忱」,其實就是一種可以把你原本冗長枯燥的學習歷程,轉化成為愉悅生活的一部分之力量,使你即使沒有上面所提的任何「利誘性因素」,也可以有無限的動力使自己不斷地往前邁進,學習的意志絲毫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沈。然而,說起來似乎有點天馬行空,大家或許都會納悶著,究竟擁有這種神奇力量的「熱忱」是為何物?其實說穿了就是「愛」!要深切地去愛上該種外語以及它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就如同我們愛上某種美味的異國料理一般,我們並不會為了獲取該種料理的「養份」而去食用它,因為「食用」它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了。

愛上一種語文其實並非指單純地喜歡它,而是能夠著迷於那種語言背後所蘊含的人文風俗以及文化魅力,這或許會需要一些時間去培養,如果你能夠先喜歡上他們的風俗民情與文化思想,你就能喜歡上他們的人民,對於他們的語言自然就會從內心深處激發出那莫名愛慕的親切感,甚至覺得他們的語言本身就有著一股很強烈的魅力在吸引著你,能夠做到這樣的話,其實就可以說是真的「愛」上了那種語言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為要學好一種外語的唯一原則,就是要讓它進入你的生活之中,跟你產生密切的接觸、無時無刻地接觸,如果你無法先愛上它的話,那你的外語學習歷程將會是一場痛苦的折磨,反之,學習歷程可以變成是一種愉悅的「享受」,甚至有可能會像我一樣,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漫談西班牙文學習管道


本文章隸屬於
《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
專欄系列文章之一



這次在《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單元中要跟各位討論的主題,是關於在臺灣學習西班牙文的管道,相信在臺灣想要學西班牙文的人應該不少,但是實際上會去採取行動踏出第一步的人就相對稀少許多,其實不只是學西班牙文,有很多人對於學習外語,都有一些迷思和錯誤的觀念,通常這些人的觀念也都在他們學習外語的歷程當中,嚴重地影響著其學習成效,也因此大大地打擊著他們對於外語學習的自信心。本文要跟各位談論的部份,算是對於剛要起步或還沒起步的西文學子來說,幾個需要特別注意的重點之一。

所謂的「外文」就是外國的語文,也就是在自己所居住的地區裡,極少甚至沒有人會使用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可諱言地,這並不是一項輕鬆的工作,畢竟並非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現實條件將自己置身於他種語言的環境中,來學習他國的語文。因此,良好的學習管道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一定要有老師的教導與指引才行,我有些朋友都曾經說過他們也很想學西文,但是很難找到合適的西文班上課,通常不是交通上不方便就是時間上不允許,也有的是程度上跟西文班配合不來的,所以想要靠自己買書來學習,遂請我推薦幾本。

事實上,依照我個人在臺灣學習外語多年的觀點來看,除非說你對於該種語文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否則的話若想單純靠自學可是會事倍功半的,這裡所指的基礎是說,至少能夠用該種語言與人閒話家常不會有太大困難,而且能夠只靠著字典(不包含翻譯機或翻譯軟體)獨立閱讀該種語言所撰寫的通俗性文章。西班牙文其實也不例外,至少在最基礎的入門與初級階段,要跟專業的師資學習才有辦法步上軌道,千萬不要認為單靠著幾本書或幾張教學錄音光碟,就想要從門外漢開始無師自通,這是一種非常不智之舉,因為這不但會讓你的學習過程異常的艱辛,也會逼迫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起了想要放棄的念頭,並且對你自己的自信心也會有所打擊。

然而話說回來,在臺灣學習西班牙文並不算是一件輕鬆的事,畢竟相關的學習資源和英文與日文比較起來,都相對比較稀少,尤其是有在教授西班牙文的語言訓練中心或外語補習班,更是不容易找到真正適合你的課程,除非您是居住在北臺灣地區,因為據我個人了解,在台北和台中都有不少國際級的專業語文訓練中心。然而,如果您和敝格主一樣是住在南臺灣地區的話,就可能會比較辛苦一點了,畢竟在南臺灣比較有規模與信譽的語文訓練中心是屈指可數,因此如果交通上或時間上無法配合的話,或許您可能會需要考慮找家教。

而不論您是要參加語言教學機構的外語課程,或者是自行找家教來學,都需要注意到一點,在剛開始啟蒙的階段時,您的外語老師最好是本國籍的,如果是外國籍的教師的話,至少他的中文要很流利,否則的話在課堂進行過程中,很容易淪為雞同鴨講之類的溝通障礙,這樣不只是對於學習成效會有所影響,對於您自己的學習熱忱也會有所降低。然而,當您學了兩個月至半年的時間之後,我則會強烈地建議您換找外籍教師來學,而且最好是中文不太會講的老師,這樣對於您的語文能力就反倒會有爆炸性的進步效果。

我身旁的許多友人(包括部份西文學子)都認為,只學不到半年就換跟中文不太流利的外國人學西班牙文,實在是太辛苦了,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在這前半年內所累積的語文能力,仍然不足以因應這樣的教學,因此都望而怯步。實際上,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對於一種只學不到半年的外國語文,感覺到很吃力甚至覺得自己學的一團亂,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畢竟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那種萬中選一的語言奇才,如果從啟蒙開始只學半年的時間,就可以感覺到自己對於該種語言的語文能力很充足的話,那倒真會是一個怪異的像,因此只要該班級的課程內容符合你程度,倒不需要去擔心外籍教師的授課是否會對自己造成學習障礙。

由於我本身學習西班牙文的歷程,就是只跟本國籍教師從啟蒙開始學一個月左右,就轉班換到外籍老師的班級上課。然而不可諱言地,在轉換的初期,的確會有非常大的落差,也會感到十分的吃力與挫折,通常都會發現在此時老師課堂上所講的,有將近一半的內容你無法聽懂理解,也會發現即使你想針對不懂的部份發問,卻也因為該種外語的能力仍然太低落而無法跟老師溝通講清楚您的問題,這類的窘境其實是在所難免的,只要你切記這些都只是個必經的過程,在轉換到外籍教師初期,學習上所遭遇到的艱困,其實都是在大量的積蓄不久將來的你,語文能力爆炸性成長的能量,絕對不要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跟不上這班的進度,而心生放棄的念頭,因為如果你選擇在此時陣亡的話,那不只是讓你的外語學習功敗垂成,也是對於你信心的一個嚴重打擊,會讓你往後不敢再輕易嘗試學習。

其實,跟外籍教師學習之所以能夠在往後不久的將來,獲得語言能力的爆炸性成長,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全外語」授課,中文不太流利的外籍教師,上課時幾乎都一定會以自己的語言去講授,即使是遇到了學生不懂的單字片語或句型,他們通常也都會嘗試以外語來做說明,而不是像大多數的本國籍教師,課堂上幾乎都全程中文授課,雖然說這樣可以溝通無礙且學到很多東西,但是這樣的方式比較偏向於傳統的「制式填鴨教育法」,學生所學到的外語都只能算是「知識」,而很難將它實際地轉化成該種語文的「能力」,唯有從剛開始學期初期時,就採用機近全外語授課的方式來學習,才有辦法在學到了那些「外語知識」之後,更進而將其轉化為你的「外語能力」。

因此簡單來說,用傳統的制式教學法來學外語所學到的是死的,唯有實際上以純外語教學法所學到的才會是活的,這是我個人親身經歷過制式的填鴨英文教育,以及用我自創的外語學習法去學西班牙文以後,所得到的一個經驗。因此,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應該有所了解,對於學習外語而言,重點其實不在於學的「量」多寡,而是在於學的「質」優劣,想要真正的提升自己的「外語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累積「外語知識」,其實完全是取決於學習的方法。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

由於先前有網友建議,希望格主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學習西班牙文的心得與訣竅,在經過考慮與評估過後決定開闢這個《西文與我(Español Y Yo)》的專欄,專門收錄格主在未來陸續會發表的此類型文章,本系列的文章將會以學習西文為主題,與拉丁音樂比較沒有直接的關聯,目的純粹是期望能跟廣大的西文學子共同分享與交流,也希望對於未來的西班牙文學子能夠有所助益。因此,若對於文章的內容有任何問題或建議,也竭誠歡迎您留下意見來相互交流,而若有發現敝小格的文章中有任何的疏誤,也期望您能不吝指正。本系列之文章亦是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臺灣 授權條款】授權發佈,只要在有著明文章原始出處且不用於商業營利行為的條件下,任何人都歡迎自由轉載流傳!


★★★ ☆☆☆ ★★★ ☆☆☆ ★★★


話說在西元 2007 年的二月份,敝格主還是個碩士班一年級的毛頭小子時,由於一些個人因素的考量,毅然決然地展開了「瘋狂」的西班牙文學習之路,以一個工程科學背景出身的我來說,這個決定似乎讓周遭的許多友人感到十足的納悶與不解。在工程的領域裡,絕大多數人的語文能力其實都屬於普遍性低落的狀態,不只是大家都努力在讀的英文,即使是對於自己的語言–中文–來說,在其表達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有嚴重障礙的還是大有人在。然而,由於敝格主自己對於中英文都已經有相當的程度,也因此有信心能夠用這套我自創的外語學習法則,在沒有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中學會第二種外國語文。

不過話說回來,當我的眾多友人得知我要從已經有相當程度的英文,轉戰到另一個完全嶄新的外文–西班牙文–時,通常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疑問都是:「為什麼選擇西班牙文?」,或許對於很多初學西文的學子來說,這似乎也是個曾經圍繞在身邊許久的問題,畢竟在台灣的第二大外語是日文,而且在工商業界、學術界、藝文界等等眾多領域之中,除了英文之外的主流語言,通常不是德文就是法文,很少人會去想到西班牙文,況且對於一個正在攻讀工程學碩士學位的研究生而言,跑去學習這種毫不相干的外文似乎是一種很荒唐的行為。

實際上,我自從早在高中的年代開始,就已經對於拉丁世界的音樂與文化有相當程度的著迷了,最早是因為愛上了義大利歌劇而開始接觸與認識拉丁文化,「義大利語」是一種被語言學家公認為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我也因此深深地迷戀上這種優雅動人的時間藝術,從著名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到安德烈波伽利(Andrea Bocelli),沒有一首歌曲能夠不讓我為之心動的,因此當初我就有了一個想要學會義大利文的志向,只不過當時以一個課業壓力重到會讓人窒息的高中生來說,這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一直到後來大學時代,開始廣泛性地接收各式資訊以及拓展視野後,才發現了西班牙文這種擁有著和義大利文相仿的魅力語言,並且認識到了這個語言的背後,所蘊含的那風情萬種之文化與音樂,方開始愛上了這種迷人的語言,或許美感本質上就是主觀的見解,但是對我而言,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在本身的腔調與韻律上,就帶有著相當迷人且優雅的韻味在其中,況且在搭配上了那誘人的音樂旋律後,那種盪氣迴腸的靈魂穿透感更是不在話下,因此,這也就形成了我學習西班牙文的最主要原動力之一。當然,當初會選擇攻讀西班牙文而非義大利文,還是有其他種種因素的考量,這些考量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要素:

●原因一、西文是世界第三大主流語言。
在目前全世界的六十五億人口中,若以語言的使用者人數來做統計的話,西班牙文是和英文以及中文並列世界前三大主流語言,若以其流通度來說的話,更是名列第二僅次於英文,中文之所以會名列前三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正值開發中的中國大陸以及整體上而言龐大的使用者數量,實際上中文的流通度在全世界來說並不算高。至於西班牙文,目前除了歐洲的西班牙與安道爾以及幾個西非的國家使用它之外,整個美洲地區幾乎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積都是西班牙文的天下,從北美洲的墨西哥開始一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西班牙文都可以講得通,而且根據美國 2006 年的人口統計局資料顯示,當前美國公民的總人口數約三億多,其中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拉丁人就佔了三分之一,這還不包括那些無以數計的拉丁偷渡客。因此,對於能夠同時學會這三種語言的人來說,就等於是掌握了當前世界上的前三大主流語言,也就是掌握了能夠與全球約十五億(近四分之一)的人直接溝通的工具。

●原因二、西文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語言。
其實早在許多年以前,西班牙語就已經被看準是未來具有相當發展潛力的語言之一了,在歐洲各大學的外語課程中,西文和中文的課總是堂堂爆滿,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在當前的世界政治與經濟局勢中,當有一個國家要從未開發的狀態邁入開發中時,代表著一件即將到來的事實,那就是新興市場的處女地,當今的未開發國家若想要「開發」自己,必定會需要大量的實體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進駐,因此對於社會經濟的趨勢與職場的走向而言,會產生一股很強勁的吸引力,我偏好將它稱做「虹吸」力量,就像是幾十年前的臺灣以及近幾年來的中國大陸和東南亞諸國,一大堆來自各大先進國家的外資大量進駐,因此,在那些開發中國家裡就會「創造」出許多的「需求」與「市場」,這對於各行各業的人來說,也都會是一個很適合發展前途(或錢途)的「新世界」。同樣的現象目前也正在廣大的中南美洲發生著,那些廣大的拉丁世界國家,正一個個陸續地邁入了開發的起始階段,有很多個甚至早已經處於開發中狀態了,尤其近來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的國際政策,似乎有著一股加速拉丁國家急速發展的趨勢,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的語言會被視為具有發展潛力的最主要原因。

●原因三、西文是現代拉丁文化的代表。
雖然說拉丁文化的是發源自古典拉丁文,但是由於時代的演化與變遷,如今拉丁世界的前幾大主流語言中,其霸主的地位就非西班牙文莫屬了,儘管說義大利文、葡萄牙文、古典拉丁文在拉丁世界仍然佔有相當的份量,但是以目前世界的局勢來說,拉丁文學與文化似乎已經漸漸地被西班牙文及其附屬文化所取代,綜觀音樂、詩歌、文學、戲劇、藝術、電影、全球政治、世界經濟、體育運動... 等等,只要是跟拉丁文化有關的幾乎都跟西班牙語世界的種種脫離不了關係,這也使得西班牙文幾乎已經成為了拉丁文化的綜合性代表。

綜合了以上種種的因素考量,使得我最後決定投身於西文的懷抱之中,直到今天的我,仍然非常熱衷於學習西班牙文這種優美的語言。而自從開始學西文的第一天算起至今,也已經過了兩年多的光景,雖然在西文能力上已經小有成就,但是仍然有很多的進步空間,希望敝小生在往後陸續要跟各位分享的小心得,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對於有志想投身西文學習之路但尚未開始的未來學子,我熱切地鼓勵你們儘早展開夢想的追尋之路吧!只要態度與方法恰當,學習外語也可以是一種令人愉悅的「享受」,千萬不要為自己想做的事找不做的藉口。當然,在此也由衷地鼓勵諸位西文的學子們,願大家共勉之,一起勇敢地朝向未來的理想之路邁進吧!